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zhangxs.com

第60节(2 / 3)

艰难。

他夺位之路万分坎坷,早年默默无闻积蓄力量,后来为了上位,与父兄反目成仇,最后十几个兄弟,到现在就只剩下襄南王一个。

这并不是宣成帝想看到的。

有了这样的经历,他更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之间生出阋墙之事,所以在宋长翊少时,并没有安排他学习政事,这不仅是为了区分出二人的身份,也是为了给外头的臣子一个信号,明确表示太子之位不会动摇。

且从两人的名字里,也能察觉到宣成帝对两人不同的寄托。

宋长稷的名字乃是江山社稷,任谁听了都是要继承大统的。

而宋长翊,翊乃辅佐之意。

可谁知宋长稷英年早逝。

对于宣成帝来说,宋长稷不仅是最得心意的长子,更是寄予厚望的继承人。

他的猝然崩逝,让宣成帝颇受打击。

在他眼里,剩下的儿子都不如宋长稷,可国不可一日无君,他若是将太子之位空出太长时间,难免会有人生出旁的心思。

而第二任太子的人选,无疑就是宋长翊。

宋长稷一死,宋长翊就是长子。

年龄最长不说,且他自小就跟在宋长稷的旁边,虽然没有真正地修习过国政,但也算耳濡目染。两人对政事的看法都差不多,性子处事也都有些相似。

而且他若是越过宋长翊去立底下的人,那么不知道要生出什么谣言,更不愿意惹得各方势力不平衡,再加上裴皇后的劝谏,在宋长稷去世三年后,便将宋长翊正式册立为了太子。

当时,宋长翊才刚刚及冠,初入东宫,总是会惶恐。

有时候宣成帝忍不住生气,不明白他怎么会是这样的性子,看着实在难以堪当大任。

那时候宋长翊总是说,他住在东宫,会忍不住想起大哥。

而如今,宋长翊也才当了不到三年的太子,看着却比从前成熟稳重了不少,处事风格也越发的干练,越发能够独挡一面。

想到这儿,宣成帝也有些心软,这些年他对宋长翊总是太严厉。

他看着眼前这个长身玉立的儿子,即便跪着也身体挺拔,他忍不住朝他伸了下手,然后拍了拍自己身侧,道:“阿翊,过来。”

听到宣成帝这么亲昵的称呼,宋长翊竟然有些惶恐。

面对宋枕棠和宋长钰,宣成帝总是温和的,但是对着宋长翊,他很少会说什么安慰的话,尤其是这两年政事杂多,不知不觉间,父子两人的相处越发的像是君臣。

宋长翊有些发怔。

宣成帝和皇后有四个孩子,上头的宋长稷身为长子,自然是承担了宣成帝的最多目光,下面的宋长钰因是幼子,也得了宣成帝的许多偏爱。

至于宋枕棠作为唯一的公主,更是不必说,宣成帝对她那是捧在手里怕碎了,含在口中怕化了。

而宋长翊则是自小到大,都不是很得父亲喜欢。

因此,他根本没想过自己有一日会成为一国储君。

作为嫡次子,他一直是跟在宋长稷这个大哥后面,跟他一起读书,一起学习。

他十分的敬仰和佩服大哥,只把他当作自己的榜样,觉得他是这个世界最厉害的人,从不敢生出别样的心思。

何况,父皇虽然对他不如像大哥那么器重,也不像小弟那样纵容,但也还算关切,每次有何赏赐,他们三兄弟都是一视同仁,宣成帝和裴皇后从来不会落下他。

他有时虽会失落,但是也理解,他不是太子,又是兄长,不得偏倚也很正常。更何况弟妹对他敬服,母后对他更是百般关爱,他实在没有什么不满意的。

宋长翊一直以为自己的一生就会这样路线明确地走下去,等兄长继位,他将会是他身边最得力的辅政之臣。

可是后来大哥去世了,且死得那般突然。

原本稳固的储君之位忽然空了出来。

按理说,下一任太子是根本没有悬念的,宋长稷去世后,他既嫡又长,除了他还有谁呢?

宋长稷去世一年后,朝臣纷纷上书请宣成帝立他为太子,可谁都没想到的是,宣成帝竟然按下一直没有同意。

一时间朝中议论纷纷,都说陛下是偏心幼子,打算册立宋长钰,而除了宋长钰之外,剩下两个刚出襁褓的庶子竟也有人提起。

但是,宣成帝无视了所有的声音。

那时候的宋长翊想,若是父皇想要册立三弟,他也认了。

可没想到,宣成帝虽没有册立太子,但却给他请了教国政的太傅,而且允他入御书房听政。

宋长翊能感受到宣成帝是在考验他,他愿意接受,也愿意努力,但同时,他也感觉到了宣成帝的迟疑。

他也终于意识到,原来不是因为自己排在中间不受重视,而是宣成帝真的不喜欢自己,因为即便他已经成为了长子,还是不能像大哥那般得到父皇的肯定和器重。

以至于后来他都成为了新一任太子,父皇对他也还是不算亲近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